污泥烘干機通過熱傳導與對流原理,結合機械攪拌與自清理裝置,將高含水量污泥(如90%)干燥至低水分松散狀態,核心步驟包括進料、加熱、攪拌、蒸發及排料。 ?12
?熱交換與水分蒸發?
:采用電加熱、蒸汽或燃氣等熱源,通過高溫氣流(100°C–300°C)直接接觸污泥或通過熱交換器間接傳熱,使水分蒸發。
:高溫氣流穿過污泥形成的料幕,增大接觸面積,加速傳熱傳質。
?機械攪拌與自清理?
:筒體內設揚料板、篦條式翼板及清掃裝置,污泥被反復提升、拋撒,避免結塊;清掃裝置實時清理粘附物料,提高干燥效率。
:內置解聚機構打碎污泥團塊,縮短干燥時間。
?流程分階段控制?
:污泥進入烘干機后與高溫氣流初步接觸,蒸發部分水分。
:通過多次熱交換,水分持續蒸發,污泥含水率顯著降低。
:干燥后污泥降溫排出,廢氣經除塵、除臭處理。
:余熱回收系統降低能耗,如熱風循環技術。
:實時監測溫度、濕度,自動調節熱源與轉速,確保穩定性。
:可處理市政、工業等高粘度污泥,適配不同熱源(如生物質燃料)。
:污泥體積減少80%以上,便于運輸或資源化利用(如制肥料、建材)。
:廢氣處理達標排放,降低二次污染。
?總結?:污泥烘干機通過熱力與機械協同作用實現高效干燥,其技術核心在于熱交換效率與防結塊設計,是污泥減量化與資源化的關鍵設備。